close

鴨舌癀 石門.jpg
北海岸 石門,照片上方的小植株是 矮筋骨草;在 北海岸,兩種常混生。

Phyla nodiflora (L.) Greene 鴨舌癀 [馬鞭草科]

別稱:鴨嘴癀、過江藤、石莧

特徵:多年生匍匐草本,全株被短毛。莖,細長、匍匐。葉,倒卵形或匙形,長約2~5cm;厚紙質或近革質,葉鋸齒緣。花序頭狀,隨花陸續綻放漸成圓柱狀;花白色漸次轉粉紅色到紫色。乾果,廣倒卵形,約0.2cm,包於宿存花萼內。

鴨舌癀 和平島.jpg
基隆 和平島

分布:泛世界性熱帶至暖溫帶植物,主要出現於平野、海岸或島嶼。台灣全島可見,以沿海及離島地區較常見。從晚春至冬季皆可見到開花。

鴨舌簧 新莊.jpg
台北 二重疏洪道 新莊端

鴨舌癀從照片中看起來,有點類似 夏枯草,但實體完全不同;它整個圓柱狀花序非常小,上面照片擺上一枚十元硬幣作比較,可以看出其實際大小。這種植物在海邊還算常見,因為個頭小需稍仔細尋找才易發覺。

花朵初開時為白色,之後逐漸轉變為粉紅色至紫色,因此同一花梗上可見到不同花色出現。鴨舌癀名字中有“癀”字,明顯是一種中藥材;中藥名稱冠上“癀”字,通常具備 消炎、殺菌功能;本種被視為是婦科良藥,使用廣泛。

馬鞭草科相關種類請點選:馬鞭草科植物目錄

參考資料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
    Hsu的部落格

    Hsu的部落格

   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