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08年4月18日
由「旅聯網」網友 Blue JOE Phote Diary網站發表的「速報!老先生又上台北來了」得知 CK124的行程。早上在公司就盤算著下午過去拍照,列車下午3點25分行駛到 瑞芳站,我只能在這個時間去會這班列車;可是 台鐵的火車時刻表裡找不到能配合的班次,自行開車趕過去...很遠哩!感覺動力不足。
股市收盤後沒什麼事,下午回到家才兩點半,想去又意興闌珊。告訴 老爸今天 平溪線有蒸氣火車行駛,老爸問:「是大台的還小台的?」,我:「小台的。」;老爸聽到“小台的”就說:「去拍呀!順便帶我的相機去拍。」。父親年輕時搭 淡水線通勤數年,對“Tank”[註]特別有興趣;既然如此,上路吧!
[註]台鐵蒸氣火車頭的編號為兩個英文字母加上三位數字。第一個英文字母代表動力輪組數目,按 2組─B、3組─C、4組─D依次類推;第二個英文字母代表類型,「K」為水櫃式(Tank)、「T」為煤水車式(Tender);簡單的說就是外觀只有機關車頭者為「K」,後面拖個煤車的是「T」。
父親口中的“大台的”指 Tender,“小台的”指 Tank。
在高速公路上盤算著在哪裡“堵”火車,想一想行進間列車一晃就過去了,兩台相機都拍談何容易。選 瑞芳站內等列車好了,雖然靠站的列車沒“氣勢”但至少可以慢慢拍。到 瑞芳站約是3點10分,進入 瑞芳車站後詢問站務人員詳情,回答:「3點24分在第二月台停靠。」;選擇在第一月台上等列車進站。
3點22分就聽到遠方蒸氣火車的汽笛聲響起,接著約23分再響一聲,來了,看到遠方冒著白煙的列車;咦?怎麼是橘色的柴油機(關)車[圖2]帶頭呢?感覺是 鐵路局“偷吃步”,回程用“補機”行駛,蒸氣機(關)車 CK124在列車最後面“推”著;令人興奮的是所拉的三節客車居然是早期的“慢車”車廂。列車駛過前方延伸的月台後 CK124進站了[圖1],從第一月台上可以看到對面許多人拿起相機猛拍照。
我為什麼要在第一月台拍 福爾摩沙列車呢?看[圖1]就知道了,因為想拍蒸氣火車的「動力輪」。C 開頭的蒸氣火車為了因應客運需求,講求速度,動力輪數量少、半徑較大,看起來很美,是蒸氣機(關)車的重點。CK120型機(關)車屬於 日本 C12型車種,台鐵目前僅保存 CK124一部;為水櫃式蒸氣機(關)車,今天的 CK124後面多加了一節「改裝貨車」裝煤,看起來有點奇怪。
本來想拍 CK124的細部及老爺客車廂,沒想到我穿越月台地下道時聽到氣笛聲響起,上到第二月台時列車已經起動[圖3],只能眼睜睜看著列車遠離。真是的,都怪我反應太慢;應該看到 台鐵最新的柴液機(關)車 DHL100型帶頭,就該想到 瑞芳站只是中途停靠站而已,不可能停留太久。這班列車的終點或許是 八堵站、七堵站甚至 台北站、樹林站,下回想拍應該選終點站。
後記
父親看了照片後說:「這不是我以前常搭的那幾輛車母,那幾輛是 英國製的。」;不過至少 CK120型也行使過 淡水線,時間可能在 民國50年代(1960年代)。父親看著照片說:「Tank就該像 Tank,拖著一節貨車像Tender,Tank的氣勢都沒了。」
其他車輛介紹請點連結:車輛介紹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