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的 中山基督教長老教會前身是 台北聖公會的 大正町教會,台北聖公會創立於 昭和2年(1927年),是一個以 日本教友為主的教會。初時以民宅權充教會,在 日籍與 台籍教友合募下,於 昭和12年(1937年)選定在 大正町興建教堂。大正9年(1920年)行政區域大幅調整,設立 台北市,全市轄155街、庄,11年(1922年)廢街、庄改為 日式町名,轄64町10(庄)[註]。大正町屬最東邊的町之一,以東即 中庄子(庄),也就是市街範圍到 大正町,再往東屬於鄉村聚落。
[註]:廢街、庄後,64町以外的10個庄,僅以 中庄子、下埤頭、大安、六張犁、...等地名稱呼不加『庄』單位名稱。昭和13年(1938年),台北市再向東邊擴張,將原 七星郡 松山庄併入範圍,新增9個(庄)的單位。
查閱 1945年 美軍繪製地圖,可看出當時 台北市的街區範圍僅達 瑠公圳 特一號大排(堀川),就是今日的新生南、北路,其中 鐵路以北部分未發展達 大排。鐵路以南 大排以東有小部分發展成街區,大致上從 台北工業商校(北科大)到 幸小學校(幸安國小)之間,屬新開發住宅區。這部分新開發住宅區原屬 大安(庄),人口增加後劃出 大安(庄),成立 堀川町;不過我手中的地圖沒有 堀川町,不知其範圍及大小。
1945年 台北 大正町,圖片來源:Formosa (Taiwan) City Plans (U.S. Army Map Service, 1944-1945)---Taihoku-Matsuyama
回過頭來看 大正町,老一輩 台北人習慣上稱它 大正街,範圍大致上是上面地圖 中山北路以東、南京東路以南,以及鐵路(市民大道)以北,瑠公圳大排(新生北路)以西之間。大正町共有9條道路,即從一條通到九條通,一條通緊鄰鐵路,台北市政府導覽手冊上,九條通北邊還有一條巷子稱十條通,這條巷子在南京東路開闢後僅餘一小段,十條通實在太短,我地圖上沒標示出來。
九條巷子中原本四條通就最寬,且直接連結西邊 御成町的道路,光復後拓寬成為長安東路。專科時曾報名 青年活動中心(梅敷屋)素描班,前往時刻意走緊鄰鐵路的一條通,一邊違章建築林立,另一邊是多股道的鐵路,可以欣賞多種鐵路貨車調度。這些“條通”的街景與 日本都市街道極像,在 日本經濟起飛時吸引大批 日本客;尤其在 民國60年代(1971年)以後,此地燈紅酒綠,發展成夜生活商業區。
當時 五條通到八條通之間有許多 台北知名餐廳,如 楓林小館、龍都酒樓、通天閣、肥前屋、...,有些已消失或搬遷,有些仍是大排長龍的名店。這些餐廳年幼時常跟著 父母來,知道位置但不知該稱幾條通;查了一下網路資料,一大堆人亂寫,根本是天下文章一大抄。現在除 龍都酒樓尚在原址外,其他似乎有改變,寫出餐廳名稱就好,其他只留回憶中。
感覺有點莫名其妙,寫 教堂寫到鐵路、夜生活和餐廳,回歸正傳。「聖公會大正町教會」既然是以 日本教友為主的教會,光復後產權由政府接收,民國36年(1947年)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此成立 中山教會,由 郭馬西牧師任首任牧師,為 國、台語禮拜堂。因為教堂當初是由 台、日教友合募捐建,戰後不應該收歸國有,經 郭馬西牧師及 王慶基長老等歷經二十餘年奔走努力,直到 民國71年(1982年)才由 國有財產局以捐贈方式,由 長老教會正式收回產權。
興建於 昭和12年(1937年)的中山教堂禮拜堂,採用仿哥德式建築,為RC建築,採用洗石子黑白相間外觀,此為 英國 聖公會教派常見的教堂格式之一。主建築為十字形,白牆及轉角處設扶壁,四面牆下為尖拱窗,上方中央開大型玫瑰窗。東北角立一座三層角樓,為教堂鐘樓,尖拱式門窗、彩繪玻璃窗,第三層採單一大型簍空尖拱窗,設中框,由外側可見懸掛的大鐘。大門拱柱有「一九三七年三月奠基」刻字,此形式 教堂 台灣罕見,民國87年(1998年)公告為市定古蹟。
其他教堂請連結:教堂地圖
參考資料: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