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3年2月7日
一般都認為 台北盆地北側的山區是 大屯火山群,實際上從 台北市區往北眺,最前端是一層低矮的 五指山列,其形成遠早於 大屯火山群,是 盆地北緣的 丘陵地帶,兩山區以 內、外雙溪相隔。從 大屯火山群核心區域有一條稜線連結到 五指山列主峰 五指山,所以 山友們視 五指山列也是 大屯火山群的一份子,並未強調其形成與地質不一樣。
這一條連結的山列就是 頂山,是火山熔岩形成的山列,屬於 七星山亞群的一部分。七星山(1120m)、七股山(890m)、竹篙山(830m)、...等火山先後噴發,熔岩形成了頂部平緩的 頂山(768m)、鵝尾山(510m)及 山仔后、大平尾等台地。後者由於地勢平緩、寬闊,已發展出數個聚落、社區;前者因稜線兩側坡地陡峭,除 造林地、果園、竹林外,仍保留部分原生林地。
寫部落格至今,頂山至少上過十次,其周邊有多座立 北市基石的大小山頭,想順登時再寫紀錄。多年前,一家人在 東北角 灣坑頭山被 水牛狂追,若非爬上小丘後果不堪想像;從此只要走有 水牛的山區,遇到新鮮 牛糞,就倍感壓力,若碰到 水牛,除非確定牛隻溫馴,否則寧願繞道或放棄。這一帶固定有 水牛群,離開主步道很容易見到,就這樣 頂山的紀錄一直沒寫。這次利用年節前最後上班日,騎車載 小兒子走一趟 頂山,簡單記錄下行程,否則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貼出 頂山。
早上到 辦公室發幾個 紅包便離開,與 小兒子往 內湖出發,50CC的摩托車雙載上 五指山公路是一大考驗,雖然很吃力還好沒拋錨,龜速走完11公里的陡峭山路。風櫃嘴海拔590m,大霧,能見度只有數十公尺;陡上小段石階後,步道大轉彎處左入小山徑,1分鐘後抵達山頭,香對山,海拔628m,鑛務課38號基石[圖1]。輕輕鬆鬆撿到一顆古老基石,接下來就是草原、森林交錯的山徑[圖2];這段路山徑旁有雜亂牛隻蹄印,看起來頗新,而且少說4~5隻,還真怕遇上牠們;還好,蹄印在山頂前的大森林轉入右邊山坡,總算是鬆一口氣。
兩公里後到達 三角點,頂山,海拔768m,三等三角點1033號[圖4],以及「瑪鋉溪水源」水泥柱[圖3]兩顆基石,由 風櫃嘴走到此約1小時左右。頂山是「陽明山大縱走」十峰之一,山勢平緩,若沒有「足、印、草、山」木柱、基石和長條座椅[上2圖],路過也不知是山頂。離開 頂山續行,幾分鐘後山徑90°轉彎[首圖],往左牛路小山徑可上 北五指山、高頂山大草原。清晨下過大雨,泥濘難行,不取;循主步道再往前,左側林子內上坡步道一樣可達兩山頭,天候不佳加上 水牛陰影,今日就到此,原路返回 風櫃嘴。
地圖掃瞄自臺灣地區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『經建版』 三版「陽明山」,地圖中每一方格邊線代表實際距離1公里。
這次看著一路走在前方的 小兒子,想起我在他這個年紀時,非常喜歡 擎天崗、石梯嶺到 頂山這段路,專三時任 康樂股長,辦活動就是挑這條路線;約廿人從 山仔后起步,順著 金包里大路到 擎天崗,走 石梯嶺、頂山到 風櫃嘴,再上 五指山走公路下山,越 警察公墓至 內湖公車總站搭公車返 台北。也曾在暑假時,兄弟三人與 表哥、表弟加上 大姪子(大堂哥兒子),七人從 山仔后上 擎天崗走 頂山,由 風櫃嘴下 內雙溪。曾幾何時,看著一路走在前面的 小兒子,他已相當於我當時的年紀了,感嘆時光飛逝呀。
其他登山紀錄請連結:登山-三角點目錄
參考資料:陽明山國家公園 步道探訪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