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湖 十四份陂圳1.jpg
白鷺鷥山 山頂

時間:2008年1月12日

選舉日,早上母親身體不適,折騰了好一會兒,還好沒事。近中午父親要參加喜宴,是朋友寄來的喜帖,他說:「如果是孫子結婚送個禮就好,兒子結婚就不好意思沒出席了。」。開車載老爸到 大直的 美麗華,說好待會兒來接他後直接回家,午飯才吃到一半老爸回家了;原來婚禮是下週六,不是今天。下午投完票看著父母都在睡覺,開車出外逛逛,依早上載老爸的路線開到 大直─內湖重劃區。到哪裡呢?離這離較近的就是「內湖大埤」或「大湖」了,這種廣闊的水域能讓人心情沉殿,兩座湖泊都是屬於「七星農田水利會」的埤塘。最後決定到「大湖」,那裡停車位較好找。

內湖 十四份陂圳2.jpg

康寧醫院旁有些停車位,再開遠一點好了,醫院旁的位置還是留給病患家屬停車比較好,找到位置停好車時間已超過3點。我喜歡由這邊到「大湖公園」,可先登 白鷺鷥山。白鷺鷥山原名 十四份陂山(或稱 十四分埤山),海拔142m,有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「大湖」原名 十四份陂,為 「十四份陂圳」水源,灌溉著山南「十四份」及今日 東湖地區數十甲水田。民國六十七、八年間「野外雜誌社」批露出這個深藏鄉間的湖泊(大埤塘),取名「白鷺鷥湖」;我曾搭公車由 康寧路繞山區搖搖晃晃到此,在「康寧護校」站下車,記得當時 十四份陂圳水量充沛,沿圳路過「黃石公廟」後看到「大湖」,眼淚都快流下來......好大、好大的池塘呀!當地的老農警告我別太靠近湖岸:「踏不好會崩,你會掉進埤仔裡。」。

回過神,一樣是走過「黃石公廟」,旁邊已廢棄的「十四份陂圳」[圖1]成為一段段的污水溝渠。來到「大湖」,哈!運氣不錯,剛好放水在疏濬整治,可以看到新水閘門的構造[圖2],上面兩孔是溢流孔,下面是閘門;另外還可以看出 成功路下方整排的涵洞,一樣是納水的空間。依 台北市 親山步道12入口走入,步道右下方湖畔另有兩間小廟「福祐宮」和「老公祠」,毫無疑問 福祐宮是此埤塘的守護土地神,老公祠呢?傳說是供奉確保工程順利當祭品的先人。兩廟前方水泥地駁坎下方有「十四份陂圳舊水閘門」[圖3],為市定『歷史建築』,水閘門建於 明治四十年(1907年),已超過百年歷史。依步道上登約15分鐘可登頂 十四份陂山;因為開始飄雨,快步上登不到10分鐘便到頂了,山頂被闢成運動空地,圖根點立於空地中央。找透空處往下拍一張“沒水”的「大湖」[圖4],坦白說還真難看。

內湖 十四份陂圳3.jpg
大湖公園

補一張平時的「大湖」照片,因為找不到其他照片,貼多年前與 時輪金剛中心 仁波切、喇嘛、師兄弟姊妹們 大湖公園修法的照片。圖中最左邊坐著的 仁波切是 扎西江參仁波切的老師 饒捷(然木吉)仁波切,中間為 智美喇嘛,右邊為 堪布仁波切。注意後方的「黃頂湖亭」,就是[圖4]紅圈處,可依比例想像「十四份陂」的面積。下山後居然忘記車子停在哪條巷子裡,在 成功路與 康寧路的巷弄裡來回走好幾趟就是找不到。遇到好多問路的人,我都能詳細告訴他們如何走到目的,居然找不到自己停車的巷子;最後依來時路重新走一遍,總算是看到了。

內湖 十四份陂圳4.jpg

考慮了一下貼 大正四年(1915年)的臺灣堡圖,用舊圖可以比較「大湖」昔今面積的變化。今日面積約為昔日的2/5左右。記得民國67~68年間來到「十四份陂」時,圖中 成功路『功』字那個區域的水域已與主埤塘分離;但直到 成功路開闢後仍然存在,有人稱它為「小大湖」,就是[圖4]紅圈上方捷運高架旁白色建築物的範圍。圖中深藍部分為今日的水域,成功路以南淺藍部分成為「大湖公園」的綠地。今日的「大湖」已無灌溉需求,取而代之的是防洪功能,雖然面積縮小但堤岸加高,儲水量不見得變少。

圖中的「十四份陂圳」圳路是堡圖上的“溪流”及根據「內湖區志」中所描述我自己模擬的,不見得正確。「內湖志」中的描述「十四份圳」除灌溉「十四份」外,向西導引到「灣仔」、「粉寮」等地,並與「公館陂」水圳相通,共灌溉196甲農地。果真如此,圖左下角「台北市小圖」遮蓋的部分,金龍路巷弄裡的「麗湖國小」與「國防醫學院」間必有鑿山的渠洞引水;七期重劃區整座山被整平,就算有渠洞大概也不見了吧。另外「大湖」下方的“紅點”即是 白鷺鷥山(十四份陂山)山頂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的位置。

其他水域紀錄請連結:河川-水系目錄

參考資料:中研院 台灣堡圖 新舊地圖比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臺灣堡圖---遠流出版公司翻製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台北市 內湖區志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