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鵪菜 台北市區.jpg
台北市區

Youngia japonica (L.) DC.  黃鵪菜  [菊科]

Youngia japonica (L.) DC. sub.  japonica (L.) DC.

Crepis japonica (L.) Benth.

別稱:日本苦蕒菜

黃鵪菜 台北市區2.jpg
台北市區

特徵:1~2年草本,高20~50cm,花莖有時高達100cm;全株被疏細柔毛,花莖單一或少數基部分枝。基生葉蓮座狀,橢圓形、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,葉柄長1~7cm;不規則羽狀分裂至琴狀羽狀分裂,頂裂片最大,卵形、倒卵形或卵狀披針形。莖生葉無,或極少數具1~2枚葉,通常生於花莖中段。

頭花繖房狀排列,少數或多數聚集於花莖頂端。頭花含10~20枚小花,直徑7~8mm,花冠黃色,全為舌狀花。總苞圓柱狀,長0.4~0.5cm;苞片4層,外2層苞片極短,內2層較長,稍短於總苞,先端急尖,邊緣膜質。瘦果長橢圓形,褐色,具多道縱棱,無喙,冠毛白色。

分布:中國、印度、喜瑪拉雅,韓國、日本、台灣及 澳大利亞、大洋洲島嶼。台灣分布於平地至中海拔開闊地。是極為常見的雜草,大樓屋頂花園,陽台花盆上亦常見。花期以冬季、春季為主。

黃鵪菜 台北市區3.jpg
台北市區

從 西洋蒲公英(Taraxacum officinale)開始接連寫了5~6種 蒲公英替代品,除 鵝仔草(Pterocypsela indica)外都選擇市區中能見到的種類。這些菊科野花的共同點都是 頭花由單一舌狀花組成、花冠黃色、白色冠毛帶著種子隨風飄。有這種特徵的野花還有一種一直沒介紹,就是最常見的 黃鵪菜。黃鵪菜出現在任何陽光充足的地方,安全島、花圃、人行道、水溝蓋縫......都可能發現她。雖然頭花比前面介紹的種類都來得小,但在市區算是最強悍的菊科野草。

黃鵪菜(Youngia japonica)的花太小,加上果實不具「喙」,白色冠毛直接帶著種子隨風飄,和印象中的 蒲公英(Taraxacum sp.)差異實在太大,所以擺在最後介紹。郊野間的 蒲公英替代品仍然有許多種,但這大部分在市區街道、學校、公園、空地 都難見到,這一大類野菊花就暫時介紹到此了。黃鵪菜(Youngia japonica)的種小名“japon”,十足是 日本的代表性野草之一,感覺與 兔兒菜(Ixeris chinensis)種小名“china”好像;兔兒菜像 中國移民和 中國加工品,遍及全世界,黃鵪菜像日本產品,行銷全球。

黃鵪菜 台北 金山.jpg
台北 金山

黃鵪菜屬在 台灣已發表4個亞種,原名亞種即本文所介紹的 黃鵪菜(Y. japonica sub. japonica)。另外 山間黃鵪菜(Y. japonica sub. monticola)分布於1500~2500公尺之中海拔山區,主要差異在瘦果為紅色、紅褐色、紫黑色,植株通常較小。台灣黃鵪菜(Y. japonica sub. formosana)僅分布於 高雄 柴山和 屏東 小琉球之隆起珊瑚礁地形,外觀近似 山間黃鵪菜,基生葉密被氈毛,瘦果為紅色、紅褐色,植株在4個亞種中最小。還有另一個亞種為侷限於北海岸的  大花黃鵪菜(Y. japonica sub. longiflora),頭花徑達1.5cm,瘦果深紫黑色。

各亞種請參考:台灣黃鵪菜大花黃鵪菜山間黃鵪菜

市區、淺山易混淆近似種類請參考:兔兒菜刀傷草

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:菊科植物目錄

參考資料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