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xeris chinensis (Thunb.) Nakai 兔兒菜 [菊科]
Lactuca lacerrima Hayata
Ixeris chinensis (Thunb.) Nakai var. lacerrima (Hayata) Kitagawa
Ixeridium chinense (Thunb.) Tzvel
別稱:兔仔菜、小金英、蒲公英、鵝仔草、剪刀股、山苦蕒、中華苦蕒菜、...
特徵:多年生草本,植物體直立,高15~40cm,莖單生或簇生。基生葉變化極大,匙形、長橢圓形、倒披針形至線形,長2.5~15cm;先端圓、鈍、急尖或窄縮,葉緣全緣、齒狀緣至羽狀分裂。具多數莖生葉,下部莖生葉線形、披針形至長橢圓形,葉形變化大,全緣、鋸齒狀至羽狀分裂。上部莖生葉2~4枚,披針形至長橢圓形,不裂,全緣;先端漸尖,基部擴大,半抱莖至耳狀抱莖。
頭花通常排列成繖房花序,頭花直徑約2~2.5cm,由20~25朵左右舌狀小花組成,總苞圓柱狀,總苞片3~4層,外層較寬,先端急尖,短小不明顯;內層苞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,長0.8~0.9cm,先端急尖。舌狀小花黃色,有時略帶紅褐色;表面具數條淺縱紋,先端具缺刻。瘦果黑褐色,披針形,具10條縱肋;頂端急縮成喙,喙纖細,長0.2~0.3cm;冠毛白色,長可達0.5cm。
分布:許多 菊科植物很難寫其分佈地點,這類植物強健的生命力及適應力很容易擴展成全球性的野草,兔兒菜(Ixeris chinensis)大概也是其中之一。依其學名兔兒菜應該是 中國的代表性野草之一。台灣分布於全島平地至中海拔開闊地,為最常見的野花之一。
苦蕒菜屬(IXERIS)又稱 剪刀草(股)屬,台灣有6種。其中分布最廣也最常見的為 兔兒菜(Ixeris chinensis),本種的小黃花全年都可見到,不論都市、田野、山區開闊地,隨處可見。也因為太常見,加上花不大,常被人們忽視。只有當幼童學習到 蒲公英(Taraxacum offcinale)時,老師、家長才會想到它,誤將它當成 蒲公英,也只有這時候才會受人憐惜。
顧名思義,它是兔子的佳餚,同時也是鵝喜歡的植物,所以也有地方稱她鵝仔草,但一般 鵝仔草(Pterocypsela indica)指的是 翅果菊屬(PTEROCYPSELA)的另一種菊科植物。兔兒菜也有將之納入 小苦蕒菜屬(IXERIDIUM)的說法,所以有些書籍將 Ixeris chinensis寫成Ixeridium chinense。分類的事情交給學者、專家去煩惱,這裡只是提及此事,網路上查本種也可能出現這兩種學名。
《野菜博錄》中介紹了一種 菊科野草叫做 剪刀股,依照內容描述以及有幾分神似的圖形判斷,應該就是 兔兒菜。中國老書籍中出現的 『苦蕒菜』或『剪刀股』,大致上都是指 兔兒菜及其近緣種;依種類不同以「○○苦蕒菜」或「○○剪刀股」稱之。日本則是以『苦菜』來稱呼這類可食用野草,不同種類則冠以「○○苦菜」區別。
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:菊科植物目錄
參考資料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