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
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

日本領台後隨即規劃興建縱貫鐵路,除對原有 清代鐵路部分加以整建外,分段完成南北各都市間的鐵路。南部段於 明治32年(1899年)11月動工,由 打狗(高雄) 鼓山往北鋪設,翌年率先通車至 台南,並設立臨時「打狗停車場」,開啟了鐵路與港口的聯繫。因此地腹地狹小,一側為山一側臨河,於 明治37年(1904年)開始進行填海造陸,拓展出新的港區與鐵道設施,誕生出一片新生土地。

哈瑪星.png

明治41年(1908年),打狗驛正式完工,是 高雄第一座火車站。同年 打狗港第一期工程展開,隨著港口擴建,鐵路由 打狗驛向港口延伸,這段鐵路 日本人稱「濱線(はません)」,台灣人以相似音稱呼,於是這片新誕生的土地稱為「哈瑪星」。上面 哈瑪星地圖,登山路以南,哨船街港口以東的區域,即是填海造陸的區。隨著行政廳舍、役場設立於此,在1920年代,哈瑪星成為 高雄的政經中心,直到 昭和14年,市役所遷移,高雄重心東移,光環才逐漸消失。

鹽埕

打狗驛很長一段時間是縱貫鐵路的終點,反倒是 打狗驛到 屏東的鐵路是支線,昭和16年(1941年)在 三塊厝車站以東的 高雄車站完工,幾經調整,鼓山到 高雄港站這段鐵路變成 高雄港支線。查 臺灣堡圖上的 打狗驛,位置稍北,約是上面地圖「北號誌樓」稍下面一點點,1908年南移,1941年更名「高雄港站」,即地圖中「故事館」的位置。這一段 高雄臨港線因曾經是重要貨運站,腹地頗大,2018年9月28日開出最後一班列車,10月1日正式廢止。

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 %26; 哈瑪星故事館

搭 高雄輕軌在 哈瑪星站下車,輕軌站就在鐵道文化園內,一下車便能看到大批的展示車輛[圖1]。旁邊就是裁撤的 高雄港站的月台[圖2],月台上掛著車站名稱牌子,跨過鐵軌走近觀看。三個標示站名的牌子,下方標示年份,簡單明瞭一看便知[圖3];1900年時稱「打狗」,1920年時是「高雄」,1941年改為「高雄港」。1941年車站名稱從「高雄」變成「高雄港」,高雄重心位移了,這裡變成支線的終點站。走到車站正面[下圖],高雄捷運「哈瑪星站」2號出口[圖4]就在一旁。

高雄港站
舊打狗驛故事館

打狗站本是 縱貫鐵路的終點站,於1908年南移,1941年變成 第一臨港線上的 高雄港站。整個偌大的車站設施在二戰期間遭美軍重創,我部落格「老爸的童年回憶」中,「15.徵兵制度下的求生之道(二)」描述,三伯在 高雄防砲部隊當 見習士官(軍官),應該就在這附近。戰爭結束,台灣鐵路局於1947年重新修復 高雄港站各站房,逐年恢復營運,1995年拆除 高雄港站至 三塊厝站連接軌道,至此 高雄港站廢站只是時間問題。2002年站體登錄為歷史建築,2010年站房整理為「打狗鐵道故事館」,2017年更名「舊打狗驛故事館」。

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
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

2018年10月1日 高雄港站正式廢除,其廣大的貨運站、調車站腹地輾轉成為「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」,位置位於 鹽埕區而非 鼓山區。「哈瑪星」並非一個行政區域名稱,沒有明確範圍,它泛指 鹽埕區西南端與 鼓山區南端臨 高雄港的範圍。此處與 駁二藝術特區相距不遠,在市府的規劃下,從 愛河灣、駁二特區、棧貳庫、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、哈瑪星舊市區,連成一整片的旅遊景點,是到高雄旅遊必到景點,徒步串聯或搭乘輕軌接駁皆可。

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 %26; 哈瑪星故事館

時間因素,個人僅能以最短的時間拍下所有展示車輛,對園區其他造景並未多著墨,也無法寫太多介紹。這裡挑幾部平常見不到的車輛介紹:[圖5]台肥調動機,1998年由國內 皇車工業生產45噸級機(關)車,使用於 台肥高雄廠。[圖6]台電調動機,1986年台電公司購自 德國 SCHÖMA製造商,本機(關)車使用於 台電 林口廠和 龍井儲煤廠。[圖7]載貨守車,這是我一直想拍的貨車,終於在此看到。[圖8]CK58,輪軸配置2-6-2的中型蒸氣機(關)車,這部車擺放位置較遠,來回耗去好多時間。

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
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

以上簡單介紹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,我待在這裡時間應該不到30分鐘,除拍攝展示車輛外,其他設施都忽略了。他日若有空,應該至少空下半天時間來此,或是搭乘一下 哈瑪星號,體驗在貨車上的感覺,這一篇就介紹到此。

其他鐵路相關文章請連結:鐵路印象目錄

其他車站介紹請點連結:車站地圖

參考資料:高雄旅遊網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
    Hsu的部落格

    Hsu的部落格

   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